(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臺灣即將於二〇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未來需要投入更多的醫療照護資源。同時,少子化加劇,平均生育率下降至一.〇九人,位列全球後段班,醫療照護人力只會愈來愈少。雙重困境夾擊下,「健康臺灣」國家願景如何達成?智慧科技與醫療照護的結合,大家寄予厚望。
整合跨域資源,開拓創新可能
新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為南臺科技大學(簡稱南臺科大)前任校長,他在任內即制定明確政策:透過產學合作推動智慧健康科技,降低對照護人力的依賴,並吸引更多人才進入相關領域。
南臺科大設有機械、電機、半導體、資通訊等與智慧科技息息相關的科系,且成立「智慧健康學院」,除了既有的高齡福祉服務系、幼兒保育系外,即將申請運動科技及護理系。科技與健康領域的資源整合,再加上產學合作,無疑將創造許多智慧醫療的可能性。
與醫院合作,臨床驗證科技應用
南臺科大目前主要與成大醫院及奇美醫院產學合作。其中,奇美醫院距離南臺科大僅兩百公尺,地理位置的鄰近性,使得雙方合作密切,雙方更於日前攜手成立聯合研究中心,進一步整合雙方資源,投入智慧醫療技術、居家醫療技術、生醫檢測技術、運動科技及生活型態醫學等領域。
南臺科大副校長黃錫瑜強調,學校教育非常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透過與醫院合作,學生能在實際的醫療照護場域中學習,且利於科技應用的臨床驗證,有助於開發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產品和服務。」
智慧型復健器材,掌握患者康復情況
透過校內「智慧健康醫療科技中心」及「運動科技中心」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南臺科大師生團隊完成許多造福患者及減輕醫護人員負擔的創新,例如可以居家使用的免扎針血糖檢測,減少病患使用傳統血糖檢測器的痛苦;智慧止血帶,在患者使用逾時會自動提醒,避免造成組織壞死;適合聽障病人使用的智慧眼鏡,可以將人說話的聲音轉成文字閱讀。
此外還透過各類智慧型復健器材,了解中風或肌少症病人的康復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健身房可以分析運動者的健康狀況,提供即時回饋樂趣,培養人人運動的好習慣。
除了「智慧健康醫療科技中心」及「運動科技中心」之外,南臺科大也已成立「智慧製造科技中心」、「智慧綠能科技中心」及「智慧電動載具科技中心」,再加上生物與食品科技系在阿茲海默症等老化疾病醫藥開發的投入和進展,黃錫瑜表示:「我們很有信心能透過AI及資通訊技術導入各科系學習,為高齡及少子化現象找到創新解方。」
▸資料來源 : 高教創新電子報 第57-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