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知識中心

讓教學成為一種成就

曾光華 中正大學行銷所教授

教育讓學生可以和社會結合,將他們的專業應用到生活、工作、活動及社區,這是在大學教學最大的成就。正確的心態加上適當的技巧,相信每位老師都可以享受這份成就。

台灣大學生學習意願普遍低落是不爭的事實,把問題全歸咎於新世代學生的不上進,不盡公平,坦白說,身為大學教師的我們也必須承擔部分責任。當學生脫離高中升學的「苦」日子,大多數的學習意願是不夠強烈的,加上大環境的蕭條造成對前景不明,或經濟因素必須打工無法全力投注在學業上等因素,他們更需要借助老師的力量引起興趣。興趣無法引發,意願就會一蹶不振,自然學什麼都學不好。

 

老師要先做好心理建設

要老師將「引起學習興趣」的重擔都加諸在身上是相當辛苦的,特別是在體制與環境無法給予支援的時候。我的經驗是,第一,不要存著「一個都不放過」的高度理想。每個班級一定有極度缺乏學習熱情的學生(我稱為「死鐵票」),就算老師變成猴子、小丑了,也無法引起他的注意與興趣;另外也有一些充滿學習熱情的學生(我稱為「活鐵票」),他自動自發學習,不太需要操心;還有介於以上兩者之間、半死半活的學生。身為一個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之下,盡全力把中間狀態的學生移到活鐵票狀態,能移多少算多少,也就是將處在邊緣還有希望的學生先救起來再說。

第二,捨棄部分成就專心把教學工作做好。「為了把一個班級教好,或多把五位學生移到活鐵票狀態,值得犧牲多少篇paper?」,可以用個人價值判斷來思考這問題。身處被要求多元發展,事事都要頂尖的大學環境,一定要有所捨,什麼都做是不可能的。第三,同儕之間互相鼓勵為自己找光與熱。有時候一個人做什麼事情會覺得很孤單,和別人結合起來光和熱會比較強勁,要為自己找到光源,就一定有持續的力量。系裡或校內沒有光源熱源,就往系外校外或網路上去找。

 

教學方式與教材都要不斷進化

2010年代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最重要的是給我們三個顛覆傳統的觀念。第一,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是教練;第二,團隊學習,非靠個人單打獨鬥;第三,多元視角的學習,不只了解專業學理,還必須對與實務的結合有所涉略。在此趨勢下,老師的心態調整就很重要。傑出的球隊教練只會和他的球員說:「你們好好表現,加油!」,他會營造一種氣氛鼓舞大家爭取贏的機會,絕不會說「你表現不好,我要把你換掉!」但傳統上,老師習慣說:「你不認真讀書,我就把你當掉!」簡言之,激勵是重點。

教學的目的在幫助學生學習,因此必須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教材的編撰與運用是否合理。學生不看書,有時不見得是主題的問題,而是和書本的企劃與編輯方式有關;試想,如果個案討論能夠和影音結合、或者練習題目跟生活結合,學生的好奇心會先被引起,也就是教材設計必須跟上學生的學習模式與思維,老師因為不熟悉而不想跟上,這是不對的。


(圖片來源:Freepik)

還有,課堂上如何保持高度互動性也很重要。怎麼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跟底下的人互動,這需要時間自我訓練,只將課本內容原封不動講出來的方式早就行不通了。暫時將學者的身段放一邊,預想用什麼方式跟學生互動,甚至透過教案的準備,每次上課前事先想好這三小時要的重點是什麼、要怎麼講、要帶什麼活動,帶活動的過程成有幾個重點、轉捩點,有幾個佈置的小創意,都要事前想清楚。

 

給學生可以帶走的知識

大學是學生進入完全社會生活的最後一個準備場所,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走出教室後,在生活、工作當中能夠自然想到在學校所學知識。如果課本歸課本,生活歸生活,我不認為這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部正在研擬大學生實習計畫,所謂的實習,最好不要純粹從企業界角度去看,而是從整體社會的發展去看,學生不見得要到企業去,可以到一些其他社會機構、或和社區結合,甚至可以主動發起做一些事情。我曾經有學生去泰北擔任志工,為社區服務,有學生去工廠切貨,將過時的商品銷售出去。總而言之,教育要讓學生可以和社會結合,將他所學專業應用到生活、工作、活動、社區。這才是在大學教學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