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知識中心

全聯獨特FB逆向行銷,成功吸引注目

  對零售、量販店通路業者而言,中元普渡是年中「搶客、搶錢、搶業績」的一場大戰,誰能成功吸引住消費者眼球,誰就站穩了下半年業績王的第一哩路。2016年4月,全聯為強化社群行銷的互動性,安排一位全職的小編,專職處理臉書粉絲頁回文及化解網友負評並炒熱議題,偶爾還故意錯發貼文,帶出最新行銷訊息。

  為什麼全聯FB的發文不多,卻能引起如此強大的傳播效應?因全聯跳脫以往架構,採取幽默風趣及大膽的逆向操作,吸引將近90萬人次到全聯的FB粉絲專業上按讚,但全聯在FB發文中有幾項堅持如下:

  1. 文案不假掰,謝絕形象牌:

傳統商品廣告,銷售意圖過於明顯,一眼就看出其宣傳目的,無法吸引注目,也不可能被網路社群成員分享,全聯決定逆向思考,構思傳播內容,將廣告內容貼近生活不做作。例如2016年4月,全聯開賣現煮咖啡,跳脫咖啡廣告常見的左岸文青風,提出「做牛做馬之餘,也要記得做自己」、「休息就休息,不是為了走更長的路」的另類文案,由於道出上班族心底集體渴望,短短24小時之內,便帶動萬人留言討論,與超過百萬的網路觸及人數。

  2. 埋梗有互動,助網路瘋傳:

過去做法,是將電視廣告或平面稿直接轉貼到臉書粉絲頁,由於溝通形式單向,無法勾起網友的興趣。而網路行銷,則要創造網友「互動」,內容夠簡單有梗,又要能讓人能會心一笑,不再是談折扣的「促銷」廣告,才能成功引爆病毒式擴散效應。例如2016年7月,首度在電視廣告之外,針對網路傳播特性製作「RIP」互動影音短片,不到十天,便吸引近千則粉絲留言,以及超過八十萬人次搶看;一系列的中元節企劃貼文,總觸及人數更高達三百萬人。

  3. 尺度拿捏精準:

勇於提出另類行銷主張,貼文固然迎合網友口味,但卻同時存在風險,如何拿捏驚悚尺度才能不造成反效果?然而全聯將中元節廣告,刻意營造人鬼之間的溫馨連結,讓「活見鬼」也有溫度,不致給人不舒服感覺,相較其他也把好兄弟當行銷主題的賣場,也能脫穎而出的原因。

  2016年7月29日全聯推出了使用了「互動式」廣告,「看不見的朋友」電視廣告,廣告一開始,只見全聯先生對著空蕩蕩的水池、老屋、鞦韆和旋轉門自言自語,並呼籲每年農曆七月,有一群「朋友」需要大家的關懷。然而這支特別的「無人版」廣告,引起網路各大論壇、粉絲頁討論。正當所有人以為這就是全聯2016年中元節主打廣告時,全聯8月1日早上順勢在FB粉絲團發出一則動態介紹並製造話題討論,與消費者產生互動。眼見討論熱度及轉載開始發酵時,全聯於當天晚上於粉絲社團中公開了延續上一支影片的「RIP互動式網頁」,雖然與電視廣告是同一支,但絕對不是「我拍了電視廣告,然後把它放到網路上」這樣的落伍觀念。只要同時按住鍵盤的R、I、P鍵,就會在各場景看見「看不見的」人物,像是水池邊的學生情侶、公園玩鞦韆的母子、公車亭的老人等等。

  全聯跳脫了以往的廣告方式,然而許多企業的行銷手法,是將素材原封不動搬移到社群上。品牌在操作社群時最容易犯下的錯誤就是:只考慮到「我想要跟目標客群講什麼訊息」,而沒有考慮「目標客群在社群上尋求什麼樣貌的資訊」,針對社群上的目標客群「打造內容」。而全聯在內容切入點的規劃、內容素材的準備、小編與網友們互動的細膩度,展現了「讓社群成為品牌重要火力輸出」的覺悟。

 

▸本文引自許英傑、黃淑姿教授著作:零售管理3e,p216-217

查看著作: https://pse.is/3ztxt4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