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國際課綱研究室於日前舉辦「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綱研討會議暨讀書會,採線上會議形式,開放院內外夥伴參加,吸引86人次參加。本次讀書會由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周一銘助理研究員擔任主持人,國立中正大學教育所朱啟華教授擔任評論與講座,主講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逸龍講師。本次聚焦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特色,探討企業與社會連結的技職教育,同時關注德國職業教育的基礎與模式,對未來臺灣職業教育課程規劃有深刻啟發。
主講人德籍黃逸龍老師用流利的中文,針對雙元課程規劃與實施進行詳盡的介紹,在德國政府對雙元制課程的推動下,規劃企業與職業學校雙邊攜手進行的職業課程。在培訓範圍與內容上,工商會身負重任,除了與社會合作夥伴確認範圍與內容,對企業的培訓過程也負有監督管理的責任,確保學生培訓階段能夠實踐知識,並參與由外審委員會組織的畢業考試。學生完成實習後,如雇主與雇員雙方覺得合適,可以直接在培訓單位任職,或者繼續進行其他的培訓及進修課程。
盤點優勢與困境 向雙元制借鏡
黃逸龍老師提出雙元制職業教育於德國創造經濟佳績與順利推展的因素,包含:強調政府、經濟界及社會夥伴的合作關係、在實際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職業培訓師團隊與專門的研究與諮詢機構,幫助學生連結未來職涯與融入社會團體的發展過程。學生與雇主在雙元制中都能夠受益,學生從培訓的實際工作過程當中,體察真實工作環境,獲得從事該職業的專業與資格;企業則確保能錄取優質員工,並為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付出貢獻。
就社會面向的意義而言,鼓勵年輕人參加經濟活動與加入社會勞動,能提高經濟效益與生產力。黃老師並舉臺灣金車公司負責人為例,其在德國時,從學徒開始學習,在啤酒行業紮根,至今成就斐然。然而,對學徒與企業而言,他們可能面臨的困境,前者包括:培訓職位不足、職業要求提高與終身學習的需求等;後者包含:申請人數不足、新進人員需要磨練期、殘障人士與移民對社會的融入等。而對國家與社會的挑戰有:人口結構的變化、缺乏專業勞動力、高等教育人數增加及地區差異性等。
系統化培訓機制 爭取實習機會
朱啟華教授整理出德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歷程,並對於德國學徒制的變遷提出討論。從2000年開始,政府鼓勵民眾念大學,2015年大學生與學徒的數量接近,但政府政策與社會價值觀促使更多學生選擇大學教育。朱教授分享當時到德國留學裝設電話的經驗,體驗到職業教育在當地深受重視,目前臺灣與德國皆缺乏基礎勞動力,優化工作環境與提高薪資為改善之道。黃老師建議提供更有系統化的培訓機制,爭取學生實際工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工作與上課並行。另外,臺灣社會對於白領階級觀念要有所轉變。
國家教育研究院林崇熙院長亦參加此次線上盛會,提出工商會對應行會 (Guild) 功能的問題,以及德國學生的三項入學選擇:大學、全日制與雙元制職業教育,全日制的職業學校相較於雙元制職業成效為何?黃老師說明其取決於行業特性,例如他擔任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弟弟是接受全日制課程。黃逸龍老師另回應線上夥伴,於眾多培訓職種中,每個公司各有其培訓課程,比如做業務,可以在腳踏車行業或汽車行業接受培訓,每一個公司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尊重彼此的培訓制度。
總結來說,德國提供我國政策規劃與課綱研修的參考如下:德國的雙元制課程,讓我們瞭解職業教育如何落實於培訓課程內,以及在優良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企業與雇主如何對經濟與社會做出貢獻。
▸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2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