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教育部為配合國發會頒布的「強化人口及移民政策」,並回應產業界需求人才的呼聲,除了既有的招生計畫外,近期更推出「促進國際生來臺及留臺實施計畫」,致力吸引更多優秀國際學生來臺學習,並鼓勵他們畢業後留下來工作。
這項新計畫預計在歐美及新南向國家設置十個海外基地,並與國內的大學、企業合作,提供學習機會予國際學生。透過國發基金挹注的「產學獎助金」及企業提供的「生活/實習津貼」,吸引國外學生來臺。該計畫五年預算達新臺幣五十二億元,期望至二○三○年止,招募超過三十二萬名國際學生、超過二十一萬人選擇留在臺灣工作。
此前,教育部已進行多項相關攬才措施,包括新南向的產學合作計畫和特定產業領域的國際專班等,亦逐步放寬招生限制。此次推出「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實施計畫」,不僅基於先前的成功經驗,更提出更多元的激勵措施,增加臺灣持續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的誘因。
籌設大學聯盟,建立海外基地
此計畫的策略重點之一,是建立大學聯盟以及在海外創建基地。為實現目標,將籌設兩大聯盟,分別為「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和「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於歐美及新南向國家如越南、印尼與菲律賓等設立海外基地,預計在一一三年先建立七個基地,至一一四年擴展基地數量增加至十個。
這些海外基地的功能包括:提供華語先修課程、國際合作交流、新型專班招生。其中,華語先修課程的開辦,是希望國際學生在來臺灣修讀學位前,先學習華語,使其具備基本的華語能力,生活及就學更便利;國際合作交流方面,則是透過與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推廣產學交流、共同研究等。不僅有助於師生的專業成長,亦能促進國際人才的交流和合作。
新型專班招生,提供更多誘因
針對新型專班招生,則是由國內大學(包括一般大學和技專校院)和企業共同合作成立專班,赴海外招收學生,招生不僅限於基地所在國家。此計畫鼓勵大學開設新型專班,包括學士雙聯專班、二年制學士專班、二年制學士後專班,以及二年制的碩士和博士班。招收重點在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金融以及半導體等領域。透過大學與企業聯手,直接在海外基地選擇當地優秀學生,共同研擬專屬的課程設計,確保教學內容與實務相符合。
值得一提的,就讀新型專班的學生還有不少福利,包括:由國發基金會提供高達兩年的「產學獎助金」;另外,由參與的企業提供學生生活和實習期間的津貼。而學生想要領獎助金和津貼的前提則是:在完成學業後,必須在臺灣工作至少兩年。
專責輔導,追蹤就業情況
為了促進國際學生在臺灣就業的意願,提高國際學生畢業後留在臺灣的就業比例,也同步強化對其職涯諮詢及就業輔導,包括資助大學聘請國際生的專責輔導人員;與企業合作共同設計課程,並提供實習機會;建立「學習到就業」的標準作業程序;落實追蹤國際學生在臺灣的就業情況;即時收集大學在輔導國際學生時所遭遇的問題和建議,即時反饋給相關政府部門,以便進行調整。
此計畫已獲得行政院的核定,將從一一三年度開始實施。教育部也會組建一個跨部會的平臺,協同相關部會如國發會、國科會、經濟部、外交部和僑務委員會等共同合作。此外,也將協調相關部會簡化留臺和取得永久居留的手續,以吸引國際學生來臺就學和工作,為我國的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水。
▸資料來源:高教創新電子報第053-01期